最新消息內文

公民與社會考科偏難 關注多樣社會議題

記者林育如/綜合報導

成淵高中蘇苑瑜老師(左)、內湖高中李美萱老師(中)、復興高中蔡銘晃老師(右)。(圖/林育如攝)

成淵高中蘇苑瑜老師(左)、內湖高中李美萱老師(中)、復興高中蔡銘晃老師(右)。(圖/林育如攝)

113學年度分科測驗13日最後一科為公民與社會科測驗。大考中心統計,應到人數21151人,實到19599人,缺考1552人,到考率92.66%,缺考率7.34%。

入闈教師群表示,試題取材自生活與學術情境,如生活情境以考生所處校園現象開啟第1題,從校園、社區、社會、國家到全球,最末並以國際秩序討論為整卷結尾,引導考生對日常生活與社會各種現象,進行理解與詮釋。

題數、題型配置同112年,包含選擇題型39題與非選擇題型4題,共計43題。另外,題組題共計12題組32小題,不但整合不同主題的學習內容,且其中有9題組為跨學門試題,以測驗考生知識統整和應用公民知識,論述自己主張,並能提出合理論證的能力。

13日在最後一科「公民與社會」考科結束後,入闈教師、試考生、研究人員出闈場。(圖/林育如攝)

13日在最後一科「公民與社會」考科結束後,入闈教師、試考生、研究人員出闈場。(圖/林育如攝)

今年試題對社會處境不利群體權益保障尤為關注,如障礙者、少數族群、農民、勞工與國際移工、助產士等。時事議題則有行政立法運作機制、年長者犯罪、性別、限水措施、國會立法程序等。

入闈的試考生認為,本次考題靈活、題型多元,且相較傳統社會科題型,本份試題單純背誦類題型較少,更多的是需要考生臨場對考題文字的理解、思考與辨析。此外,試考生也指出,本份試題可視為紛亂社會中理性的縮影,涉及身心障礙、族群、勞工、性別與國際移工等社會議題。

內湖高中李美萱老師表示,今年公民與社會科整體而言,難易度中間偏難,具鑑別度。題目文本的選擇較往年多元,增加過去少見的創新題材。在題型上,圖表數據判讀題亦增加。學生不僅需熟悉課綱學習內容,亦需著重對各種生活議題的觀察,運用公民公民知識概念分析題文資證據,統整各項資訊並進行邏輯推理,才能準確作答。

成淵高中蘇苑瑜老師針對命題分析指出,今年命題取材包含少數族群議題,如原住民政治參與、多元族群文化等;勞動議題命題數增加,如勞動權益、國際移工權益;全球化議題亦將世界貿易組、國際政治與衝突入題。

復興高中蔡銘晃老師表示,針對混合題及非選擇題,整體而言,此次題目偏難,占總分30分,其中非選擇題占22分。蔡銘晃老師指出開放性提問為將來命題趨勢。但若開放性提問不夠精準,在答題上容易包含各種可能答案。例如第37題需回答兩項法律理由的提問,難以判斷是否從法律角度去說明或是以法律原則回應提問,學生難以聚焦作答。更多113年分科測驗資訊請上1111落點分析

新版學測落點搶先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