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學習歷程檔案和108課綱一起上路,111學年起取代書面審查資料,至少要占大學個人申請至少二成分數。大學招聯會公開「3重2不」原則,三個「重」包括學習歷程重視學生有沒有解決問題等核心能力,重視校內學習活動勝過校外,重視資料真實性勝過完美度。另有兩個不,不是學系列出的參採項目都要具備,也不是以量取勝,描述學習過程的反思更重要。
大學端審查學習歷程原則包括三個「重」,第一是重視學生基本素養所展現的核心能力,比如有沒有具備解決問題等能力、有沒有學習的熱誠、個人天賦特質有沒有契合學系教育目標。
第二個「重」,是指大學端重視學生在校內的學習活動。舉例來說,學習歷程上傳項目包括課程學習成果,明確規定由學生在高中課程中製作的書面報告、實作作品、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成果、社會領域探究活動成果,都是以校內課程為主。每生每年可上傳六件,大學端最後最多選擇三件。
第三個「重」是重視資料真實性和學生自主準備。大學招聯會呼籲,高中老師在做學業輔導的時候,不要過度介入內容,因為老師面試時一定會進一步詢問相關內容。
另有兩個「不」,第一個是「不是學系所列的每個項次都要具備」,大學重視多面向的參採,是綜合性的參採,不會因為少準備一項就不錄取。
大學主管表示,如果一系重視數理能力,系上會表示將參考數理成績、數理相關競賽、數理相關檢定,三個都會勾,是因為覺得三個項目都有參考價值,但不等於三個都要傳。大學是採綜合的審查,不會因為少一項就扣10分。
第二個不是「不是以量取勝」,大學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反思,學生修課紀錄、課程學習成果或多元表現,與其衝量,倒不如選一篇感動委員的資料。大學希望學生能從事並展現真正對自己有意義、彼此有關聯的學習活動。學生如果只是堆積缺乏意義的資料,反而將不利在備審資料中展現綜整心得與學習歷程反思。
【落點分析】
60萬以上學長姐施測
老師們都說讚的完整分析報告